3D 打印小技巧

  • 自适应层高: 兼顾速度与精度,但突变层高会显得不干净。
  • 墙序: 先外后内(质量-高级-墙顺序),提升外墙平整度,牺牲悬垂。
  • 连接件宜用弹性连接: 硬连接间隙不好调。参考 3D打印零件设计技巧—结构设计篇(二) -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8r421K7KG 3:55 处
  • Z 方向的沉头孔: 搭桥易乱,可加斜面,用平头螺丝。
  • 减少空驶:
    • 开“避免跨越外墙”(质量-高级),最大绕行 300。
    • 用“逐件打印”(其他-特殊模式-打印顺序)。
  • 边角处缺口/破洞,表面不平整:
    • 需要校准,尤其是流量校准。
  • 打印提速:
    • 参考:这几个3D打印进阶技巧请收好,助你玩转3D打印! -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B1yVYRE1y 5:00 处
    • 用闪电填充(次选线填充),填充密度调低到 5-8%
    • 合并填充&识别狭窄内部实心填充(强度 - 高级)。对窄墙后者很有用。
    • 打印单个大零件,可以“回抽时抬升 Z”(打印机编辑 - 挤出机设置)调零。
  • 关于搭桥:
    • 搭桥质量与冷却密切相关。但注意:搭桥部分,默认就是风扇全部拉满的,风扇也就那个样子了。有说法说,P1 的风道设计不好,风铺不开,可以把模型搭桥的部分放到更靠里面一点的地方。也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温度。
    • 其次就是:
    • 桥接线下坠——调大桥接速度、调小桥接流量。
    • 桥接线被拉断——调小桥接速度、可开启厚桥。
  • 建模时就要考虑便于生产:
    • 保证强度:加强筋作用不大。主要是连接件不要太薄,可以直接把整个面拉起来,做成大块实体,拉大圆角
    • XY 方向上的横向长圆柱挖槽可能打不圆,可以在圆的上方做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,形成水滴形状的挖槽。也可再把水滴上方填平拉桥。
    • 在模型的各个方向上都加圆角,能很好地补偿直角溢出和象脚。